潤滑脂常規主要技術指標有:滴點、錐入度、蒸發性、機械安定性、氧化安定性、防腐、防銹、抗磨等。
什么是潤滑脂的滴點?使用何種測定方法?有何差別?
答:潤滑脂的滴點表示在熱的作用下,潤滑脂的組成物第 一次從脂環中滴落到試驗底部的溫度。實際上,滴點可以理解為潤滑脂對溫度穩定的程度,可理解為:
1)潤滑脂熔化的溫度;
2)潤滑脂軟化的溫度;
3)潤滑脂高溫下出現分油的溫度;
4)潤滑脂干涸的溫度。
目前,國內常用的潤滑脂滴點測定法有GB/T 3498《潤滑脂寬溫度范圍滴點測定法》和GB/T 4929《潤滑脂滴點測定法》,2種方法的比較見表下表
由上表可看出:
1)試驗方法比試驗方法的滴點測定范圍更寬;
2)試驗方法測定潤滑脂滴點需要分段考慮,而且滴點需要計算。
不同種類潤滑脂滴點范圍?
答:潤滑脂的滴點與其組成有很大關系。系列潤滑脂滴點的范圍如下表
什么是潤滑脂錐入度?其有何測量要求?“錐入度”等同于“針入度”嗎?
答:錐入度是指在規定的負荷、時間和溫度下,錐體刺入潤滑脂的深度,用來表示潤滑脂的稠度,以1/10mm(即0.1mm)為單位。錐入度的測量是潤滑脂基本的實驗方法之一,由于其主要測量部件成錐體結構,因此叫做錐入度。
測定潤滑脂錐入度時,一般要求潤滑脂的問題度在25℃±0.5℃,錐體組合件以自由落體方式刺入潤滑脂的時間為5s±0.1s,同時錐體加上錐桿的質量應符合標準錐入度、1/2錐入度和1/4錐入度相關標準的規定。
“錐入度”與“針入度”容易發生混淆,但是兩者的用途有很大區別:
⑴錐入度只用來表示潤滑脂稠度;
⑵針入度可同時表示瀝青和石油蠟的實驗結果 。
為什么要評價潤滑脂的蒸發損失?有哪些測定方法?
答:在升溫過程中,因潤滑脂中的輕組分揮發,導致潤滑脂粘度增加,失去粘附性,變得干涸,導致喪失潤滑能力。測定潤滑脂的蒸發損失,對于判斷潤滑脂在高溫下的工作能力有一定的幫助。
測定潤滑脂蒸發損失的實驗方法主要有GB/T 7325《潤滑脂和潤滑油蒸發損失測定法》、SH/T0661《潤滑脂寬溫度范圍蒸發損失測定法》和SH/T0337《潤滑脂蒸發度測定法》。這三種實驗方法的比較見表:
另外,利用差式量熱掃描儀分析潤滑脂熱失重(TGA)也可以判斷潤滑脂的蒸發損失。
潤滑脂的機械安定性
答:潤滑脂受機械剪切后產生稠度變化的性能稱為機械安定性,又稱為剪切安定性。潤滑脂受剪切時,皂纖維會脫開,此時潤滑脂因游離油含量增大而軟化。但剪切停止后,皂纖維可重新連接起來形成網狀骨架,但不能恢復到原來的程度,即剪切后的潤滑脂稠度變稀。影響潤滑脂機械安定性有以下兩個因素:①稠化劑;②生產工藝。
氧化安定性的定義?為何要測定潤滑脂的氧化安定性?
答:氧化安定性主要指潤滑脂長期存儲或長期高溫下使用時,抵抗熱和空氣中氧的氧化作用的能力。氧化安定性是潤滑脂非常重要的性質之一。盡管各種潤滑脂的氧化安定性測定方法都不能有效的證明潤滑脂的實際使用性能,但潤滑脂在使用過程中存在明顯的氧化過程,使用后的潤滑脂酸值增加就是很好的證明。實踐證明,使用壽命長的潤滑脂,其氧化安定性也很好。
洛陽申雨鉬業生產的二硫化鉬極壓復合鋰基脂主要技術指標:
技術指標 | 實驗數據 | 實驗方法 |
工作錐入度0.1mm | 230-260 | GB/T269 |
滴點℃ | 大于260 | GB/T3498 |
腐蝕(T2銅片,100℃,24h) | 銅片無綠色或黑色變化 | GB/T7326(乙) |
蒸發量(99℃,22h)% | 不大于2 | GB/T7325 |
延長工作錐入度(10萬次)0.1mm | 230-260 | GB/T269 |
相似粘度(-10℃,10s-1)Pa.s | 不小于3087 | SH/T0048 |
洛陽申雨鉬業坐落于中國鉬都欒川,依托優質資源和先進的生產工藝,我司致力于為客戶提供質量穩定可靠的二硫化鉬粉末及其下游產品,并致力于成長為潤滑工程解決方案提供商。
本文是【http://www.hsjsgs.cn 洛陽申雨鉬業有限責任公司】原創,轉載時請務必以鏈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出處
地 址:http://www.hsjsgs.cn/home-newsinfo-id-90.html
地址: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廟子鎮 郵編:471000
地址: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中德產業園19-102 郵箱:info@shenyumoly.com
電話:155-1639-1688 /155-6535-0788 電話:0379-69911868